零售的形態(tài)到底是什么?
阿里說是“新零售”,京東說是“第四次零售革命”,蘇寧說是“智慧零售”,網易卻說是“新消費”。
每一個企業(yè)對零售都有自己的看法,企業(yè)的不同解讀抑或是從另一個維度去思考零售,一種零售現象出現了四種不同的解讀。這可能是電商這個詞匯出現后,對零售出現最多的新思考,我們先不談這些概念的細微差別,先搞懂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概念。
一、零售變革
不管各大互聯網巨頭企業(yè)如何解讀,零售的的確確正在變革。這次變革的原因顯而易見,它是互聯網技術、全球化以及中國制造業(yè)產業(yè)升級所帶來的結果。核心來看,零售主要有4個原因:
1、移動互聯網以及社交,推動消費者成為買賣關系中的新主宰;
2、跨境電商為代表的新貿易方式、商品為載體的全球化生活方式在影響零售業(yè);
3、中國制造國際話語權的提升賦予中國制造品牌價值,推動產業(yè)升級;
4、人類史上最大規(guī)模的階層遷徙推動了品質和審美迫切需求;
事實上,中國新零售環(huán)境的豐富程度和物種的多樣性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。特別是業(yè)態(tài)的融合,使得互聯網公司、零售公司、科技公司之間的界限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。
尤其是中國將移動互聯網技術、智能硬件技術加入了場景創(chuàng)新后,加上中國龐大的用戶群基礎,任何新商業(yè)模式都似乎有著極具想象力的商業(yè)前景。
但無論零售如何變革,用戶的體驗依舊是零售的核心。
二、智慧零售與新零售的區(qū)別
阿里提出的新零售:
新零售是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棲大會上,馬云第一次提出來的。核心含義是企業(yè)以互聯網為依托,通過運用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,對商品的生產、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,進而重塑業(yè)態(tài)結構與生態(tài)圈,并對線上服務、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。
蘇寧提出的智慧零售:
“智慧零售”是張近東在18年兩會上提出的概念——未來零售是智慧零售,智慧零售是運用互聯網、物聯網技術,感知消費習慣,預測消費趨勢,引導生產制造,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、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。
從概念可以看出,零售的進化史,無論新零售還是智慧零售,都是運用互聯網、大數據等技術,去感知用戶的消費習慣,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、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。
三、智慧零售智慧在哪里?
理解了智慧零售的意義,智慧零售智慧在哪里也就顯而易見了。
企業(yè)轉型互聯網之后,借助PC網站-智能微站-微信、支付寶、百度三大平臺小程序-安卓、IOS APP等流量入口,完成全渠道運營,不放過每一個潛在客戶。
智慧云企用專業(yè)技術能力,創(chuàng)新化的思維模式,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,為智慧零售的不斷發(fā)展貢獻著自己的能量,為“數字中國”,為“智慧社會”探索著行之有效的方案與創(chuàng)新變革策略。
而在實際運營中,通過大數據分析能力,能夠協助企業(yè)進行線上線下融合,用戶管理,促進潛在客戶流量轉化,通過小程序和公眾號商城打造幫助企業(yè)擴大覆蓋和會員系統沉淀,全面提高企業(yè)運營效率。
無論企業(yè)對智慧新零售做何種理解,抓住這次機遇是必然的,而這次零售革命中成長的一代人,也將決定未來30年中國企業(yè)的經營理念。
產品推薦:
掌柜智囊收銀系統是一款以進銷存管理為核心的智慧收銀系統,包括POS收銀軟件、進貨管理、庫存管理、打印標簽、會員管理、營銷管理等主要功能,可優(yōu)化整個進銷存環(huán)節(jié)。此外,收銀系統其提供的云服務,可實現營業(yè)數據云存儲、多終端協同、離線收銀、生成營業(yè)/經營報表等增值服務,全面賦能傳統門店業(yè)務降本增效,提高收益。掌柜智囊收銀系統已集成多種支付方式。提升門店結賬收銀效率,滿足顧客多樣化的結算付款需求,減少超市結賬排隊時間和人力成本,為小微門店打造出高效智能的智慧零售經營場景。
責任編輯:胡金鵬